(高斯)混合模型
【摘 要】 高斯混合模型(GMM)用多个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曲线)精确地量化变量分布,是将变量分布分解为若干基于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曲线)分布的统计模型。GMM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一般使用期望最大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进行估计。
1 问题的提出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ed Model)指的是多个高斯分布函数的线性组合,理论上 GMM 可以拟合出任意类型的分布,通常用于解决同一集合下的数据包含多个不同分布的情况(或者是同一类分布但参数不一样,或者是不同类型的分布,比如正态分布和伯努利分布)。
如图1,图中的点在我们看来明显分成两个聚类。这两个聚类中的点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正态分布随机生成而来。但是如果没有GMM,那么只能用一个的二维高斯分布来描述图1中的数据。图1中的椭圆即为二倍标准差的正态分布椭圆。这显然不太合理,毕竟肉眼一看就觉得应该把它们分成两类。
这时候就可以使用GMM了!如图2,数据在平面上的空间分布和图1一样,这时使用两个二维高斯分布来描述图2中的数据,分别记为 和 。 图中的两个椭圆分别是这两个高斯分布的二倍标准差椭圆。可以看到使用两个二维高斯分布来描述图中的数据显然更合理。实际上图中的两个聚类的中的点是通过两个不同的正态分布随机生成而来。如果将两个二维高斯分布 $N ( μ 1 , Σ 1 ) \mathcal{N}(\boldsymbol{\mu_1}, \boldsymbol{\Sigma}_1)N(μ 1 ,Σ 1 )$ 和 $N ( μ 2 , Σ 2 ) \mathcal{N}(\boldsymbol{\mu}_2, \boldsymbol{\Sigma}_2)N(μ 2 ,Σ 2 )$ 合成一个二维的分布,那么就可以用合成后的分布来描述图2中的所有点。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对这两个二维高斯分布做线性组合,用线性组合后的分布来描述整个集合中的数据。这就是高斯混合模型(GMM)。
在语音识别方面,早于1995年,Douglas A. Reynolds和R.C. Rose就提出论文,基于GMM实现了独立于文本的语音识别。 构成高斯混合的各个高斯分量用于对说话者的频谱从不同角度建模。他们在一个有49名讲话者的电话会议的语音上进行了测试,使用五秒的清晰语音即可获得96.8%的识别准确度,在当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同年,Douglas A. Reynolds将GMM在更大的测试集上进行了测试。在TIMIT和NTIMIT数据库上(630位说话人)的闭集识别精度分别为99.5%和60.7%,在Switchboard数据集(113位说话人)上的识别准确率为82.8%。2000年,Douglas A. Reynolds和Thomas F.Quatieri以及Robert B.Dunn发表了论文。对已经在几个NIST语音识别评估(NIST Speaker Recognition Evaluations,SREs)中取得良好表现的语音识别模型的主要结构进行了描述,该模型由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开发,基于GMM。
在计算机视觉方面,2004年 Z. Zivkovic 提出了基于GMM的一种高效的自适应算法来进行背景提取,该模型可以不断更新参数,同时为每个像素选择适当数量的成分(component)。2005年Dar-Shyang Lee试图提高自适应高斯混合的收敛速度而不影响模型的稳定性。他将全局静态保留因子(global static retention factor)替换为在每帧处为每个高斯分布计算的自适应学习速率。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合成视频数据和真实视频数据上都有更好的表现。该方法还可以与背景提取的统计框架结合,得到更好的图像分割性能。
2010年, Bing Jian和Baba C. Vemuri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框架,用于存在大量噪声和异常值时的刚性和非刚性点集注册问题。该注册框架的关键思想是使用高斯混合模型来表示输入点集。他们得到的配准算法具有固有的统计鲁棒性,具有直观的解释,并且易于实现。他们还提供了与点集注册的其他稳健方法的理论和实验比较。
当然,GMM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其他领域如聚类问题等。
2 高斯混合模型
设有随机变量 X \boldsymbol{X} X,则混合高斯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
$$
p ( x ) = ∑ k = 1 K π k N ( x ∣ μ k , Σ k ) p(\boldsymbol{x}) = \sum_{k=1}^K\pi_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 p(x)=k=1∑KπkN(x∣μk,Σk)
$$
其中 $N ( x ∣ μ k , Σ k )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 N(x∣μk,Σk)$ 称为混合模型中的第 $k k k$ 个 分量(component)。如前面图2中的例子,有两个聚类,可以用两个二维高斯分布来表示,那么分量数 $K = 2 K = 2 K=2$。 $π k \pi_k πk$ 是 混合系数(mixture coefficient),且满足:
$$
∑ k = 1 K π k = 1 \sum_{k=1}^K\pi_k = 1 k=1∑Kπk=1 , \text{ where } 0 ≤ π k ≤ 1 0 \leq \pi_k \leq 1 0≤πk≤1
$$
实际上,可以认为 $π k \pi_k πk$ 就是每个分量 $N ( x ∣ μ k , Σ k )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 N(x∣μk,Σk)$ 的权重。
高斯混合模型的应用
GMM常用于聚类。如果要从 GMM 的分布中随机地取一个点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两步:首先随机地在这 K 个 Component 之中选一个,每个 Component 被选中的概率实际上就是它的系数 $π k \pi_kπ k$ ,选中 Component 之后,再单独地考虑从这个 Component 的分布中选取一个点就可以了──这里已经回到了普通的 Gaussian 分布,转化为已知的问题。
将GMM用于聚类时,假设数据服从混合高斯分布(Mixture Gaussian Distribution),那么只要根据数据推出 GMM 的概率分布来就可以了;然后 GMM 的 K 个 Component 实际上对应K KK个 cluster 。根据数据来推算概率密度通常被称作 density estimation 。特别地,当我已知(或假定)概率密度函数的形式,而要估计其中的参数的过程被称作『参数估计』。
例如图2的例子,很明显有两个聚类,可以定义 $K = 2 K=2K=2$. 那么对应的GMM形式如下:
$$
p ( x ) = π 1 N ( x ∣ μ 1 , Σ 1 ) + π 2 N ( x ∣ μ 2 , Σ 2 ) p(\boldsymbol{x}) =\pi_1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1, \boldsymbol{\Sigma}_1) + \pi_2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2, \boldsymbol{\Sigma}_2)
$$
上式中未知的参数有六个:$(\pi_1, \boldsymbol{\mu}_1, \boldsymbol{\Sigma}_1; \pi_2, \boldsymbol{\mu}_2, \boldsymbol{\Sigma}_2)$。
之前提到GMM聚类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随机地在这K KK个分量中选一个,每个分量被选中的概率即为混合系数 $\pi_k$。可以设定 $\pi_1 = \pi_2 = 0.5$,表示每个分量被选中的概率是0.5,即从中抽出一个点,这个点属于第一类的概率和第二类的概率各占一半。但实际应用中事先指定 $\pi_k$ 的值是很笨的做法,当问题一般化后,会出现一个问题:当从图2中的集合随机选取一个点,怎么知道这个点是来自 $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1, \boldsymbol{\Sigma}_1)$ ,还是 $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2, \boldsymbol{\Sigma}_2)$ 呢?换言之怎么根据数据自动确定 $\pi_1$ 和 $\pi_2$ 的值?这就是GMM参数估计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EM算法。通过EM算法,我们可以迭代计算出GMM中的参数:$(\pi_k, \boldsymbol{x}_k, \boldsymbol{\Sigma}_k)$
高斯分布是正态分布的另一个名称,该分布用于描述连续的实值随机变量,并且关于均值对称。对于高斯分布而言,数据在平均值附近(左侧和右侧)出现的概率更高,并且在边缘出现的概率渐进地趋向于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单个图中处理不同的高斯(见 图 1
)。
图 1. 三个高斯的混合,其中 $\pi$ 表示与高斯相关的权重,因此也表示数据属于第 $i$ 个聚簇或高斯的概率,$\mu$ 表示具有平均值的高斯位置,$\rho$ 表示高斯在整体分布上依据方差进行的 “传播” 。
这些不同高斯的大小可以用权重 $\pi=\left{\pi_1, \pi_2, \pi_3, \ldots, \pi_n\right}$ 、均值 $\mu=\left{\mu_1 , \mu_2, \mu_3, \ldots, \mu_n\right}$ 和方差 $\rho=\left{\rho_1, \rho_2, \rho_3, \ldots, \rho_n\right}$ 来表示, 其中 $n$ 表示高斯分布的数量。对于图 1 中的例子,$n=3$ 和 $0 \leq \pi_i \leq 1$,其中 $i \in{1,2,3}$。权重符合 $\sum_{i=1}^n \pi_i=1$ ,即与每个高斯相关的权重大小总和为 $1$。权重表示了在考虑所有数据集时找到聚簇 $i$ 的先验概率。
本例中的高斯混合模型是一维的,每个唯一的簇可以通过 $\left{\pi_i, \mu_i, \rho_i^2\right}$ 给出的三元组格式来识别。在二维场景中,$\pi_i$ 将是一个向量,$\rho_i$ 是一个协方差矩阵。来自 $d$ 个点(其中 $1 \leq k \leq d$ )的数据集中的任何随机数据点 $z_k$ 属于特定聚簇 $i$ 的先验概率由如下等式给出:
$$
P\left(z_k=i\right)=\pi_i
$$
其中概率 $P$ 的参数是赋予观测 $z_k$ 的类概率。但如果已知 $z_k$ 来自聚簇 $i$,则观测到 $x_k$ 的可能性(似然)如下:
$$
P\left(x_k \mid z_k=i, \mu_i, \rho_i\right) =N\left(x_k \mid \mu_i, \rho_i\right)
$$
$N\left(x_k \mid \mu_i, \rho_i\right)$ 是具有均值 $\mu_i$ 和方差 $\rho_i$ 的单个高斯的可能性(似然)。另一种表示具有 $\mathrm{N}$ 个分量的加权高斯混合模型可以写成:
$$
P(x \mid \vartheta)=\sum_{k=1}^N w_i b\left(x \mid u_k, \rho_k\right) \text {, }
$$
其中 $\vartheta$ 是用于识别簇的三元组,如前所述,$b\left(x \mid u_k, \rho_k\right), \quad k=1,2, \ldots, N$ 是分量的高斯密度,定义为,
$$
b\left(x \mid u_k, \rho_k\right) =\frac{1}{(2 \pi)^{M / 2}\left|\rho_k\right|^{1 / 2}} e^{-\frac{1}{2}\left(x-\mu_k\right)\left(\sum_k\left(x-\mu_k\right)^{-1}\right)}
$$
其中 $M$ 指高斯的维度。
GMM 被认为是 K-means 聚类算法的泛化,因为后者仅在检测 2D 中的圆形聚簇(以及更高维度的超球体)方面表现突出。然而,GMM 可以形成椭圆形的聚簇,如 图 2
所示。
图 2.(左):GMM 对长方形数据(在本例中为椭圆形)进行的数据聚类。如果在 3D 中可视化,这些数据点可能是共面的,并且位于以不同角度倾斜的圆形平面的表面上。 (右):通过 K-means 算法完成的数据聚类,这是 GMM 聚类循环聚类的一个特例。很明显,对于广义数据集,GMM 优于 K-means 聚类算法。
尽管 GMM 可以称为聚类算法,但将其称为密度估计算法更为正确。当 GMM 拟合数据时,它是一个生成概率模型,可以为我们提供生成(与 GMM 拟合的分布相似的分布)新数据的方法。
3 模型的推断
3.1 GMM 的贝叶斯理解
在介绍GMM参数估计之前,先改写GMM的形式,改写之后的GMM模型可以方便地使用EM估计参数。GMM的原始形式如下:
$$
p(\boldsymbol{x}) = \sum_{k=1}^K\pi_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 \tag{1}
$$
前面提到 $\pi_k$ 可以看成是第 $k k k$ 类被选中的概率。我们引入一个新的 $K K K$ 维随机变量 $z \boldsymbol{z} z. z k ( 1 ≤ k ≤ K ) z_k (1 \leq k \leq K) zk(1≤k≤K)$ 只能取 0 或 1 两个值; $z k = 1 z_k = 1 zk=1$ 表示第 $k k k$ 类被选中的概率,即: $p ( z k = 1 ) = π k p(z_k = 1) = \pi_k p(zk=1)=πk$;如果 $z k = 0 z_k = 0 zk=0$ 表示第 $k k k$ 类没有被选中的概率。更数学化一点, $z k z_k zk$ 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z k ∈ { 0 , 1 } z_k \in {0,1} zk∈{0,1}
$$
$$
∑ K z k = 1 \sum_K z_k = 1 K∑zk=1
$$
例如图2中的例子,有两类,则 $z \boldsymbol{z} z$ 的维数是 $2$. 如果从第一类中取出一个点,则 $z = ( 1 , 0 ) \boldsymbol{z} = (1, 0) z=(1,0)$;,如果从第二类中取出一个点,则 $z = ( 0 , 1 ) \boldsymbol{z} = (0, 1) z=(0,1)$.
z k = 1 z_k=1 zk=1的概率就是 π k \pi_k πk,假设 z k z_k zk之间是独立同分布的(iid),我们可以写出 z \boldsymbol{z} z的联合概率分布形式,就是连乘:
p ( z ) = p ( z 1 ) p ( z 2 ) . . . p ( z K ) = ∏ k = 1 K π k z k (2) p(\boldsymbol{z}) = p(z_1) p(z_2)…p(z_K) = \prod_{k=1}^K \pi_k^{z_k} \tag{2} p(z)=p(z1)p(z2)…p(zK)=k=1∏Kπkzk(2)
因为 z k z_k zk只能取0或1,且 z \boldsymbol{z} z中只能有一个 z k z_k zk为1而其它 z j ( j ≠ k ) z_j (j\neq k) zj(j=k)全为0,所以上式是成立的。
图2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显然,每一類中的数据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这个叙述可以用条件概率来表示:
p ( x ∣ z k = 1 ) = N ( x ∣ μ k , Σ k ) p(\boldsymbol{x}|z_k = 1) =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k) p(x∣zk=1)=N(x∣μk,Σk)
即第 k k k类中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进而上式有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p ( x ∣ z ) = ∏ k = 1 K N ( x ∣ μ k , Σ k ) z k (3) p(\boldsymbol{x}| \boldsymbol{z}) = \prod{k=1}^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z_k} \tag{3} p(x∣z)=k=1∏KN(x∣μk,Σk)zk(3)
上面分别给出了 p ( z ) p(\boldsymbol{z}) p(z)和 p ( x ∣ z ) p(\boldsymbol{x}| \boldsymbol{z}) p(x∣z)的形式,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可以求出 p ( x ) p(\boldsymbol{x}) p(x)的形式:
p ( x ) = ∑ z p ( z ) p ( x ∣ z ) = ∑ z ( ∏ k = 1 K π k z k N ( x ∣ μ k , Σ k ) z k ) = ∑ k = 1 K π k N ( x ∣ μ k , Σ k ) (4)
p(x)=∑zp(z)p(x|z)=∑z(∏k=1KπzkkN(x|μk,Σk)zk)=∑k=1KπkN(x|μk,Σk)p(x)=∑zp(z)p(x|z)=∑z(∏k=1KπkzkN(x|μk,Σk)zk)=∑k=1KπkN(x|μk,Σk)
\begin{aligned} p(\boldsymbol{x}) &= \sum_{\boldsymbol{z}} p(\boldsymbol{z}) p(\boldsymbol{x}| \boldsymbol{z}) \ &= \sum_{\boldsymbol{z}} \left(\prod_{k=1}^K \pi_k^{z_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k)^{z_k} \right ) \ &= \sum{k=1}^K \pi_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 \end{aligned} \tag{4} p(x)=z∑p(z)p(x∣z)=z∑(k=1∏KπkzkN(x∣μk,Σk)zk)=k=1∑KπkN(x∣μk,Σk)(4)
(注:上式第二个等号,对 z \boldsymbol{z} z求和,实际上就是 ∑ k = 1 K \sum_{k=1}^K ∑k=1K。又因为对某个 k k k,只要 i ≠ k i \ne k i=k,则有 z i = 0 z_i = 0 zi=0,所以 z k = 0 z_k=0 zk=0的项为1,可省略,最终得到第三个等号)
可以看到GMM模型的(1)式与(4)式有一样的形式,且(4)式中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 z \boldsymbol{z} z,通常称为隐含变量(latent variable)。对于图2中的数据,『隐含』的意义是:我们知道数据可以分成两类,但是随机抽取一个数据点,我们不知道这个数据点属于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它的归属我们观察不到,因此引入一个隐含变量 z \boldsymbol{z} z来描述这个现象。
注意到在贝叶斯的思想下, p ( z ) p(\boldsymbol{z}) p(z)是先验概率, p ( x ∣ z ) p(\boldsymbol{x}| \boldsymbol{z}) p(x∣z)是似然概率,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求出后验概率 p ( z ∣ x ) p(\boldsymbol{z}| \boldsymbol{x}) p(z∣x):
γ ( z k ) = p ( z k = 1 ∣ x ) = p ( z k = 1 ) p ( x ∣ z k = 1 ) p ( x , z k = 1 ) = p ( z k = 1 ) p ( x ∣ z k = 1 ) ∑ j = 1 K p ( z j = 1 ) p ( x ∣ z j = 1 ) (全概率公式) = π k N ( x ∣ μ k , Σ k ) ∑ j = 1 K π j N ( x ∣ μ j , Σ j ) (结合(3)、(4)) (5)
γ(zk)=p(zk=1|x)=p(zk=1)p(x|zk=1)p(x,zk=1)=p(zk=1)p(x|zk=1)∑Kj=1p(zj=1)p(x|zj=1) (全概率公式)=πkN(x|μk,Σk)∑Kj=1πjN(x|μj,Σj) (结合(3)、(4))γ(zk)=p(zk=1|x)=p(zk=1)p(x|zk=1)p(x,zk=1)=p(zk=1)p(x|zk=1)∑j=1Kp(zj=1)p(x|zj=1) (全概率公式)=πkN(x|μk,Σk)∑j=1KπjN(x|μj,Σj) (结合(3)、(4))
\begin{aligned} \gamma(z_k) &= p(z_k = 1| \boldsymbol{x}) \ &= \frac{p(z_k = 1) p(\boldsymbol{x}|z_k = 1)}{p(\boldsymbol{x}, z_k = 1)} \ &= \frac{p(z_k = 1) p(\boldsymbol{x}|z_k = 1)}{\sum_{j=1}^K p(z_j = 1) p(\boldsymbol{x}|z_j = 1)} \text{ (全概率公式)}\ &= \frac{\pi_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k})}{\sum{j=1}^K \pi_j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j, \boldsymbol{\Sigma}_j})} \text{ (结合(3)、(4))} \end{aligned} \tag{5} γ(zk)=p(zk=1∣x)=p(x,zk=1)p(zk=1)p(x∣zk=1)=∑j=1Kp(zj=1)p(x∣zj=1)p(zk=1)p(x∣zk=1) (全概率公式)=∑j=1KπjN(x∣μj,Σj)πkN(x∣μk,Σk) (结合(3)、(4))(5)
(第2行,贝叶斯定理。关于这一行的分母,很多人有疑问,应该是 p ( x , z k = 1 ) p(\boldsymbol{x}, z_k = 1) p(x,zk=1)还是 p ( x ) p(\boldsymbol{x}) p(x),按照正常写法,应该是 p ( x ) p(\boldsymbol{x}) p(x)。但是为了强调 z k z_k zk的取值,有的书会写成 p ( x , z k = 1 ) p(\boldsymbol{x}, z_k = 1) p(x,zk=1),比如李航的《统计学习方法》,这里就约定 p ( x ) p(\boldsymbol{x}) p(x)与 p ( x , z k = 1 ) p(\boldsymbol{x}, z_k = 1) p(x,zk=1)是等同的)
上式中我们定义符号 γ ( z k ) \gamma(z_k) γ(zk)来表示来表示第 k k k个分量的后验概率。在贝叶斯的观点下, π k \pi_k πk可视为 z k = 1 z_k=1 zk=1的先验概率。
上述内容改写了GMM的形式,并引入了隐含变量 z \boldsymbol{z} z和已知 x {\boldsymbol{x}} x后的的后验概率 γ ( z k ) \gamma(z_k) γ(zk),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使用EM算法来估计GMM的参数
3.2 高斯混合密度的推断
EM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分两步,第一步先求出要估计参数的粗略值,第二步使用第一步的值最大化似然函数。因此要先求出GMM的似然函数。
假设 x = { x 1 , x 2 , . . . , x N } \boldsymbol{x} = {\boldsymbol{x}_1, \boldsymbol{x}_2, …, \boldsymbol{x}_N} x={x1,x2,…,xN},对于图2, x \boldsymbol{x} x是图中所有点(每个点有在二维平面上有两个坐标,是二维向量,因此 x 1 , x 2 \boldsymbol{x}_1, \boldsymbol{x}2 x1,x2等都用粗体表示)。GMM的概率模型如(1)式所示。GMM模型中有三个参数需要估计,分别是 π \boldsymbol{\pi} π, μ \boldsymbol{\mu} μ和 Σ \boldsymbol{\Sigma} Σ. 将(1)式稍微改写一下:
p ( x ∣ π , μ , Σ ) = ∑ k = 1 K π k N ( x ∣ μ k , Σ k ) (6) p(\boldsymbol{x}|\boldsymbol{\pi}, \boldsymbol{\mu}, \boldsymbol{\Sigma}) = \sum{k=1}^K\pi_k \mathcal{N}(\boldsymbol{x}|\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 \tag{6} p(x∣π,μ,Σ)=k=1∑KπkN(x∣μk,Σk)(6)
为了估计这三个参数,需要分别求解出这三个参数的最大似然函数。先求解 μ k \mu_k μk的最大似然函数。样本符合iid,(6)式所有样本连乘得到最大似然函数,对(6)式取对数得到对数似然函数,然后再对 μ k \boldsymbol{\mu_k} μk求导并令导数为0即得到最大似然函数。
0 = − ∑ n = 1 N π k N ( x n ∣ μ k , Σ k ) ∑ j π j N ( x n ∣ μ j , Σ j ) Σ k − 1 ( x n − μ k ) (7) 0 = -\sum_{n=1}^N \frac{\pi_k \mathcal{N}(\boldsymbol{x}_n | \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sum_j \pi_j \mathcal{N}(\boldsymbol{x}_n|\boldsymbol{\mu}_j, \boldsymbol{\Sigma}_j)} \boldsymbol{\Sigma}_k^{-1} (\boldsymbol{x}_n - \boldsymbol{\mu}_k) \tag{7} 0=−n=1∑N∑jπjN(xn∣μj,Σj)πkN(xn∣μk,Σk)Σk−1(xn−μk)(7)
注意到上式中分数的一项的形式正好是(5)式后验概率的形式。两边同乘 Σ k \boldsymbol{\Sigma}k Σk,重新整理可以得到:
μ k = 1 N k ∑ n = 1 N γ ( z n k ) x n (8) \boldsymbol{\mu}k = \frac{1}{N_k}\sum{n=1}^N \gamma(z{nk}) \boldsymbol{x}_n \tag{8} μk=Nk1n=1∑Nγ(znk)xn(8)
其中:
N k = ∑ n = 1 N γ ( z n k ) (9) N_k = \sum_{n=1}^N \gamma(z_{nk}) \tag{9} Nk=n=1∑Nγ(znk)(9)
(8)式和(9)式中, N N N表示点的数量。 γ ( z n k ) \gamma(z_{nk}) γ(znk)表示点 n n n( x n \boldsymbol{x}n xn)属于聚类 k k k的后验概率。则 N k N_k Nk可以表示属于第 k k k个聚类的点的数量。那么 μ k \boldsymbol{\mu}k μk表示所有点的加权平均,每个点的权值是 ∑ n = 1 N γ ( z n k ) \sum{n=1}^N \gamma(z{nk}) ∑n=1Nγ(znk),跟第 k k k个聚类有关。
同理求 Σ k \boldsymbol{\Sigma}k Σk的最大似然函数,可以得到:
Σ k = 1 N k ∑ n = 1 N γ ( z n k ) ( x n − μ k ) ( x n − μ k ) T (10) \boldsymbol{\Sigma}k = \frac{1}{N_k} \sum{n=1}^N \gamma(z{nk}) (x_n - \boldsymbol{\mu}_k)(x_n - \boldsymbol{\mu}_k)^T \tag{10} Σk=Nk1n=1∑Nγ(znk)(xn−μk)(xn−μk)T(10)
最后剩下 π k \pi_k πk的最大似然函数。注意到 π k \pi_k πk有限制条件 ∑ k = 1 K π k = 1 \sum_{k=1}^K\pi_k = 1 ∑k=1Kπk=1,因此我们需要加入拉格朗日算子:
ln p ( x ∣ π , μ , Σ ) + λ ( ∑ k = 1 K π k − 1 ) \ln p(\boldsymbol{x}|\boldsymbol{\pi}, \boldsymbol{\mu}, \boldsymbol{\Sigma}) + \lambda(\sum_{k=1}^K \pi_k -1) lnp(x∣π,μ,Σ)+λ(k=1∑Kπk−1)
求上式关于 π k \pi_k πk的最大似然函数,得到:
0 = ∑ n = 1 N N ( x n ∣ μ k , Σ k ) ∑ j π j N ( x n ∣ μ j , Σ j ) + λ (11) 0 = \sum_{n=1}^N \frac{\mathcal{N}(\boldsymbol{x}_n | \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sum_j \pi_j \mathcal{N}(\boldsymbol{x}_n|\boldsymbol{\mu}_j, \boldsymbol{\Sigma}_j)} + \lambda \tag{11} 0=n=1∑N∑jπjN(xn∣μj,Σj)N(xn∣μk,Σk)+λ(11)
上式两边同乘 π k \pi_k πk,我们可以做如下推导:
0 = ∑ n = 1 N π k N ( x n ∣ μ k , Σ k ) ∑ j π j N ( x n ∣ μ j , Σ j ) + λ π k (11.1) 0 = \sum_{n=1}^N \frac{\pi_k \mathcal{N}(\boldsymbol{x}_n | \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sum_j \pi_j \mathcal{N}(\boldsymbol{x}_n|\boldsymbol{\mu}_j, \boldsymbol{\Sigma}_j)} + \lambda \pi_k \tag{11.1} 0=n=1∑N∑jπjN(xn∣μj,Σj)πkN(xn∣μk,Σk)+λπk(11.1)
结合公式(5)、(9),可以将上式改写成:
0 = N k + λ π k (11.2) 0 = N_k + \lambda \pi_k \tag{11.2} 0=Nk+λπk(11.2)
注意到 ∑ k = 1 K π k = 1 \sum_{k=1}^K \pi_k = 1 ∑k=1Kπk=1,上式两边同时对 k k k求和。此外 N k N_k Nk表示属于第个聚类的点的数量(公式(9))。对 N k , N_k, Nk,从 k = 1 k=1 k=1到 k = K k=K k=K求和后,就是所有点的数量 N N N:
0 = ∑ k = 1 K N k + λ ∑ k = 1 K π k (11.3) 0 = \sum_{k=1}^K N_k + \lambda \sum_{k=1}^K \pi_k \tag{11.3} 0=k=1∑KNk+λk=1∑Kπk(11.3)
0 = N + λ (11.4) 0 = N + \lambda \tag{11.4} 0=N+λ(11.4)
从而可得到 λ = − N \lambda = -N λ=−N,带入(11.2),进而可以得到 π k \pi_k πk更简洁的表达式:
π k = N k N (12) \pi_k = \frac{N_k}{N} \tag{12} πk=NNk(12)
EM算法估计GMM参数即最大化(8),(10)和(12)。需要用到(5),(8),(10)和(12)四个公式。我们先指定 π \boldsymbol{\pi} π, μ \boldsymbol{\mu} μ和 Σ \boldsymbol{\Sigma} Σ的初始值,带入(5)中计算出 γ ( z n k ) \gamma(z_{nk}) γ(znk),然后再将 γ ( z n k ) \gamma(z_{nk}) γ(znk)带入(8),(10)和(12),求得 π k \pi_k πk, μ k \boldsymbol{\mu}_k μk和 Σ k \boldsymbol{\Sigma}_k Σk;接着用求得的 π k \pi_k πk, μ k \boldsymbol{\mu}k μk和 Σ k \boldsymbol{\Sigma}k Σk再带入(5)得到新的 γ ( z n k ) \gamma(z{nk}) γ(znk),再将更新后的 γ ( z n k ) \gamma(z{nk}) γ(znk)带入(8),(10)和(12),如此往复,直到算法收敛。
3.3 期望最大化算法(EM)
定义分量数目K KK,对每个分量k kk设置π k \pi_kπ
k
,μ k \boldsymbol{\mu}_kμ
k
和Σ k \boldsymbol{\Sigma}_kΣ
k
的初始值,然后计算(6)式的对数似然函数。
E step
根据当前的π k \pi_kπ
k
、μ k \boldsymbol{\mu}_kμ
k
、Σ k \boldsymbol{\Sigma}_kΣ
k
计算后验概率γ ( z n k ) \gamma(z_{nk})γ(z
nk
)
γ ( z n k ) = π k N ( x n ∣ μ n , Σ n ) ∑ j = 1 K π j N ( x n ∣ μ j , Σ j ) \gamma(z_{nk}) = \frac{\pi_k\mathcal{N}(\boldsymbol{x}_n| \boldsymbol{\mu}_n, \boldsymbol{\Sigma}n)}{\sum{j=1}^K \pi_j \mathcal{N}(\boldsymbol{x}_n| \boldsymbol{\mu}_j, \boldsymbol{\Sigma}_j)}
γ(z
nk
)=
∑
j=1
K
π
j
N(x
n
∣μ
j
,Σ
j
)
π
k
N(x
n
∣μ
n
,Σ
n
)
M step
根据E step中计算的γ ( z n k ) \gamma(z_{nk})γ(z
nk
)再计算新的π k \pi_kπ
k
、μ k \boldsymbol{\mu}_kμ
k
、Σ k \boldsymbol{\Sigma}_kΣ
k
μ k n e w = 1 N k ∑ n = 1 N γ ( z n k ) x n Σ k n e w = 1 N k ∑ n = 1 N γ ( z n k ) ( x n − μ k n e w ) ( x n − μ k n e w ) T π k n e w = N k N
μnewkΣnewkπnewk=1Nk∑n=1Nγ(znk)xn=1Nk∑n=1Nγ(znk)(xn−μnewk)(xn−μnewk)T=NkN
μknew=1Nk∑n=1Nγ(znk)xnΣknew=1Nk∑n=1Nγ(znk)(xn−μknew)(xn−μknew)Tπknew=NkN
μ
k
new
Σ
k
new
π
k
new
=
N
k
1
n=1
∑
N
γ(z
nk
)x
n
=
N
k
1
n=1
∑
N
γ(z
nk
)(x
n
−μ
k
new
)(x
n
−μ
k
new
)
T
N
N
k
其中:
N k = ∑ n = 1 N γ ( z n k ) N_k = \sum_{n=1}^N \gamma(z_{nk})
N
k
=
n=1
∑
N
γ(z
nk
)
计算(6)式的对数似然函数
ln p ( x ∣ π , μ , Σ ) = ∑ n = 1 N ln { ∑ k = 1 K π k N ( x k ∣ μ k , Σ k ) } \ln p(\boldsymbol{x}|\boldsymbol{\pi}, \boldsymbol{\mu}, \boldsymbol{\Sigma}) = \sum_{n=1}^N \ln \left{\sum_{k=1}^K \pi_k \mathcal{N}(\boldsymbol{x}_k| \boldsymbol{\mu}_k, \boldsymbol{\Sigma}_k)\right}
lnp(x∣π,μ,Σ)=
n=1
∑
N
ln{
k=1
∑
K
π
k
N(x
k
∣μ
k
,Σ
k
)}
检查参数是否收敛或对数似然函数是否收敛,若不收敛,则返回第2步
[14] 提到了 Kullback-Leibler (KL) 散度,它是一种用于统计和模式识别的工具。 KL 散度用于衡量两个密度函数 $p(x)$ 和 $q(x)$ 之间的相似性,定义如下:
$$
D(p | q)=\int p(x) \log \frac{p(x)}{q(x)} d x
$$
其中 $D(p | q)$ 总是 $\geq 0$ 并且当 $p=q$ 时为 $0$。该方法在分析上不易于处理,因此 [14] 提出了两种方法,即变分近似和变分上限来测量 GMM 之间的相似性。 GMM 也用于语言识别系统,如 [15] 中所述,其中提到的两种方法使用移位 delta cepstra (SDC) 特征向量。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声学评分,这是一个识别系统,由用于提取特征的预处理器、后端分类器和所有目标语言的高斯混合组成。第二种方法是通过 GMM 标记化完成的,如图 5 所示,它包括 GMM 标记器的并行序列,这些标记器为一组依赖于标记器的插值(单字和双字)语言模型提供数据。每个标记器生成一个符号序列,该符号序列对应于具有最高分数的高斯分量的每帧索引。现在,这些序列中的每一个的似然被馈送到为相应语言生成分数的语言模型中。这些分数被提供给最终的后端分类器以获得结果。
GMM 已被用于语音识别 [15] 甚至更复杂的任务,如口音识别 [16]。 GMM 的实现在第 7.2.1 节中演示。
4 GMM聚类的可分性评价
使用GMM得到聚类结果后如何定量评价两个类别的可分性呢?可以通过计算两个或多个类别分布的重叠度来评价模型的可分性。这里介绍一种高斯混合模型的重叠度计算方法:计算高斯混合模型的可分性和重叠度(Overlap Rate, OLR)。
5 特点分析
瓶颈
GMM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它在高维度情况下表现不好,特别是当样本量不足时协方差的估计会很困难;其次,GMM是一系列高斯分布的组合,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究竟应该使用多少分布是未知的,需要用户自行定义或调试。
未来发展方向
GMM的一个优势是它是混合模型学习算法中最快的算法;另外,GMM属于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生成模型能够比判别模型更快达到渐进误差,并且能够用于模拟(即生成)模型中任意变量的分布情况,更容易扩展至无监督学习。这在目前无监督学习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是一个很大的优势。